【背景】2022年4月2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法》(以下简称《职教法》)经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订的《职教法》中,备受关注的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话题,也得到了回应,相关由强制分流调整为“协调发展”;因此,媒体于4月25日将“取消职普分流”的“喜讯”公布于众,顿时引起社会一片欢呼,相关话题当天立即霸屏,上了微博、今日头条等多平台的热搜榜,其中微博的阅读竟然达到了7.5亿次!

  然而,面对群众的欢呼雀跃,部很快就公开“辟谣”,表示:新《职教法》并没有取消“职普分流”,而是协调发展,媒体是误读!

  顿时,欢呼的中国老百姓被部这一盆冷水泼得浑身打了个冷颤,再次回到了小孩升学的焦虑中……

  【正文】

  作为一个曾经的人民教师、一个基层政协委员,同时也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我对部这一盆“及时的冷水”很不理解,在此特想向部提出如下三个问题:

  你着啥急?

  中等职业目前还有多少积极意义?

  你们的子女读中职了吗?

  一、你着啥急?你为何这么着急出来给全国人民泼冷水?

  当“取消职普分流”的“喜讯”传来,几乎是举国欢庆!这种社会反响,充分表明了“取消职普分流”是民心所向!

  近年来,大家都深刻认识到家长在方面的焦虑,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旨在减轻家长们的焦虑。

  例如,“双减”的出台,目的就是为家长减负、减轻内卷、减轻家长们的焦虑。

  然而,在现实中,“双减”出台后,家长们的焦虑减轻了吗?没有!反而加深了!因为在各地方误解“双减”的前提下,对培训机构进行一刀切的禁止,反而让家长无所适从,找不到提高小孩学习成绩的出路。

  家长为什么对小孩学习成绩如此焦虑?根本的原因就是当前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初中毕业生的“强制职普分流”!

  当前,由于“高中阶段‘普职规模大体相当’”的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简单粗暴的将升高中的人数与读中职的人数强制“五五开”,各占50%。甚至有些地方,在初中毕业生毕业之前,就千方百计的“规劝”学生放弃中考,提前报读中等职业学校!

  也就是说,只有50%(甚至更低比例)的学生才能读高中,只有50%的中学生才能正常考大学!剩下50%的学生必须得读大家都看不起的“中职”(至于“中职”为什么被大家看不起,在后面有交待)。在这种机制下,家长能不焦虑吗?试问哪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成为大家都看不起的人群呢?

  如果这个机制不改革,所有的“减负”都是换汤不换药,都是白搭!

  不可否认,培训机构的贩卖焦虑确实给家长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们反思一下,为何家长们会让这些培训机构的宣传得逞?根本的原因,还不是担心自己的小孩读不了高中、不能正常考大学?

  如果所有的小孩都能正常读高中,都能正常考大学,家长们还有这么多焦虑吗?

  中考时的“职普分流”机制不打破,“双减”还有多少实际意义?

  二、中等职业目前还有多少积极意义?

  大力发展职业,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强国之根本!但是,目前中国更加需要的是高质量、高层次的职业,而不是当年的低级职业!

  “高中阶段普职规模‘大体相当’”的,并不是近年才提出的,而是四十年前提出的,有其相当的历史局限性!

  1、中等职业,确实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78年,新中国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百废待兴,开改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各行业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制造业,开启了井喷式大发展步伐,急需大量的各种人才,而我们当时的高等相当落后,大学生规模很小,培养的人才数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来说是杯水车薪;原有的中等职业也是以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培养的人才数量也是极其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用人需求。因此将中等职业的招生对象由高中毕业生为主调整为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在不减少原有普通高中招生数量的基础上,在初中毕业生中招录与普通高中同等规模的中职生(包括职高生、中专生、技校生)。也就是说,当时提出的“高中阶段普职规模‘大体相当’的”,相当于为中国直接增加了1倍以上的人才供应,大大缓解了当时的用工荒。

  2、当时工人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很高,在普通民众眼中,技术工人是一份荣耀的职业。况且,当时的普通高中招生数量本来就少,在初中毕业生中,仅有不到25%的人能读高中;当增加同等规模的中职招生时,初中毕业生的升学机会就直接扩大一倍,接近了50%。这对广大百姓来说,绝对是件大喜事儿!在那个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每一个普通家庭,供子女读书都是一个较大的负担,如果能让自己的子女少读几年书却照样有份“正式的工作”,提前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何乐而不为?因此,当时大家都很支持这个,都很认可中职。甚至在好长一段时间,很多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初中毕业都首选报读中专,考不上中专才去读高中。

  3、当时的中职毕业生几乎没有继续升学的机会,绝大多数中职生一毕业就理所当然的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技术工人。

  然而,社会是向前发展的。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上3点关键因素已经逐渐与现实脱节。

  首先,是中职毕业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与企业用人的素质要求,已对产业发展与企业竞争力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当前,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生产企业的技术岗位基本都需要大学生才能胜任,而基层的岗位往往又被智能机械取代。况且,越南等中南亚国家的崛起,低端制造业都往那边迁移,我们中国在廉价劳动力方面早已失去了优势,务必迫使我们尽快进行经济产业的升级改造!而产业的升级,并不是中职毕业生可以承担责任的!因此,中职毕业生几乎没有存在的价值!

  其次,社会对中职生的认可度已跌落低谷,进而直接影响社会民众对职业的认可度。由于中职生已逐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其地位自然直线下降,其收入也相对偏低。同时,在现有的中考体制中,直接成绩不好的学生强制分流到中等职业,让中职学校成为“差生集中营”。因此,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目前的中职生就代表“差生”,这已经成为社会不争的事实。

  第三,中国目前的资源已经拥有足够的实力,几乎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书读。小学毕业生,百分百可以升读初中;初中毕业生,百分百可以继续读书——只不过是强制把50%的学生分流到了中等职业学校;高中毕业生,也是百分百可以读大学。在这种升学率的情况下,老百姓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读大学。

  第四,目前已打通中职向高职升学的通道,很多中职毕业生都选择了继续深造。经调研多所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发现80%以上的中职毕业生都选择了继续升学。因为他们如果不继续升学,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都不得不继续升学,那么中考时的“职普分流”又还有什么实际意义?然而,据高职院校的反馈,这些中职升学上来的学生,素质普遍不如高中毕业生。虽然他们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他们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视野与思维也受很大的局限。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在中职阶段几乎算是荒废了几年光阴。

  三、你们的子女读中职了吗?

  无论是部门的领导,还是中职学校的领导,谈起中等职业来,都能讲出一大堆道理来,都能把中职讲得天花乱坠。但是,我们只要反问一句:既然中职这么好,这么重要,那么,你们的子女选择读中职了吗?

  现实中,大多数部门的领导及中职学校的领导,他们的子女都没有选择读中职,他们都选择了读高中、读大学!

  俗话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既然你们的女子都不愿读中职,凭什么强制别人的子女被分流去读中职学校呢?

  中职,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曾经发挥过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理应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职业,任何时期都很重要,但每个阶段有其不同的需求层次。中国到了目前的发展阶段,需要的是高质量、高层次的高等职业,不再是当年低层次的中等职业。

  从学生的心智发展来看,初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甚至智力的开发都还没很好的体现出来,很多学生(特别是男生)都是到了高中阶段才开始发力,如果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强制分流,把这些智力发育较晚的学生人为的送到“差生集中营”,实在是一种罪过!

  取消中考时的“职普分流”,是民心所向,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然,全国这么多中职学校,如果取消中职,这些中职学校的处置确实是个问题。但是,任何改革都会引起阵痛,我们必须经得起这个阵痛。我们可以分步实施,可以通过“职普融通”的方式来过渡中职学校的转型升级。关键的,是我们必须要迈出改革的第一步!

  【后记】

  作为一个基层政协委员,我将持续关注此议题,每年都会提交关于此议题的提案,直至真正取消中考的职普分流、实现普及高中为止。

关于“职普分流”议题三问部【讨论】  第1张